比起《农村里的那些年那些事》,此片更为精妙的体现了陈凯歌早期“思想哲学”电影的核心特点 从影片题材来看,很多人会误以为陈凯歌只是简单地关心农村教育问题,其实本片更多的是体现生命与文化构成的一种对立关系 山上的野火、流动的云彩、放牛的孩子和走动的牛群,一切富有生命力的东西都是无声的 而写字声、唱歌声、读书声,则代表了有声的文化 无声的生命是生动的、有活力的,而有声的文化则成了无声的、僵死的 反复出现的字典,更是传统文化的象征,“夜读字典”的段落集中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1987年,本片带着陈凯歌的殷切厚望参加柏林电影节,结果代表第五代终结的《农村里的那些年那些事》捧回了金熊奖,而本片获得的只是记者们略带调侃的“金闹钟”奖 强烈的精英意识说教和文化哲学,将陈凯歌的“思想电影”送上了终结之路